谋定而后动  知止而有得
当前位置:
股权激励方案中退出机制设置要点分析
来源: | 作者:凯凯律所 | 发布时间: 2023-09-10 | 1000 次浏览 | 分享到:

退出机制是股权激励方案中的重要要素之一,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遇到中途有员工离职、违纪等情形,如在方案中未约定明确的退出机制,则容易引发纠纷。特别是对于未来有上市计划的企业,股权纠纷可能会影响到公司是否符合“股权明晰”的上市条件。

 、退出机制的概念

理论上,股权退出有三种方式:公司回购、股东回购、向第三人转让股权。实践中,股权激励计划中的股权退出机制设置通常是大股东回购或者转让给大股东指定的第三人,极少会设置成公司回购,主要是减资程序操作繁琐的。 

二、退出机制的触发情形

触发退出机制的情形是指发生哪些情况下,股权激励对象需要转让股权,退出股权激励。退出机制的触发情形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过错性退出、二是非过错性退出。

过错性退出的情形有: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规定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违反保密义务、违反竞业禁止义务、损害公司声誉等等情形。在过错性退出的情形中,退出方式往往是激励对象被强制回购股权,甚至在回购价格上作出一些惩罚性规定。

非过程性退出的情形有:劳动关系解除、因离婚等原因的财产分割可能导致持有的激励股份权属变动的、丧失劳动能力、死亡等等情形。

关于退出情形,可以考虑激励对象是否存在过错予以分类并分别设置相应的退出安排和退出价格。上述列举了市场上的常见的激励对象退出情形,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调整。

三、退出机制的程序

退出机制中较为重要的是设置回购程序,需注意以下几点:

1、回购方式触发退出机制后,决定回购的决策由董事会决定还是股东会决定,抑或是回购方自行申请后批准,需要提前在激励计划中明确。

2、通知方式。一般建议要书面通知和口头通知相结合,在激励协议里面就要明确书面通知的送达地址,送达不到的处理方式。

3、回购时间。当退出机制被触发后,回购决定需要在一个合理的时期内做出,将不确定的权益变动尽早明确下来。

4、回购价格。回购价格因触发退出机制的事件不同,有所区别。一般发生过错性退出事件,回购价格是激励对象入股的成本价格甚至是低于成本价的惩罚性价格回购。但如果发生非过错性退出事件,回购价格除了激励对象入股的成本价格,一般还会加上一定的收益。比如利息收益,这部分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规定,通常会不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市场利率(LPR),也有参考向外部投资者回购时的回购价格确定。

5、违约责任。有时会遇到激励对象由于与公司产生纠纷,不配合办理工商变更手续的情况。这需要在股权激励方案和签订的股权激励协议中事先明确激励对象不配合办理回购手续的违约责任。


作者:上海凯凯律师事务所